
![]() |
我國龍門銑床等機床應在科學研究的尖端性、實用性等方面下功夫時間:2014-04-08 08:48 來源:www.kayoka.net 作者:車床
英國高等教育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一其大學教育貫被人們視為“正統”的代表。從學校數最和學生規模的發疇來看.英國高等教育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牛津大學和劍僑入學。這時期的高等教育是占人口比做小部分的統治階級子弟的專利品,因此又稱為英才高等教育階段學校數里少,學生人數少。到20世紀初,英國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牛津大學最大的學院1750年時只有在校生83人。第二階段從19世紀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榮。這一時期是英國高等教育開始向大眾化方向邁進的時期。不僅大學數量有了較明顯的增加,而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有了明顯的增長。雖然如此,這一時期的高等教育還遠沒有達到大眾化水平,仍屬于英才高等教育階段,只不過“英才”的范圍從宗教界、政府部門和古典學術領域擴展到科技界和工商界部門。第三階段從戰后至今。這一時期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速度明顯加快。
一是銑床、車床、龍門銑床、重型車床等機床學校數量有了進一步發展,到1994年,不包括獨立的學院,僅大學就達到了90多所;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的增長速度驚人,1938-1939年相比,1960-1961年英國大學和人數增長了一倍多,而到了30年代高校在校生人數竟達到了百萬(英國人口為5000多萬)。1991年公布的英國高等教育白皮書《高等教育的框架、之前言曾這樣展望英國高等教育的未來:“在1979年、英國青年升入高等學校的比例為8:1,今天提高到了5:1。我們正在走向2000年,我們的目標是達到每3個人中,便有1人受到高等教育。”英國高等教育一貫以“保守”聞名于世,他們特別注重高等教育的學術水平和聲譽,因而英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經歷了一段曲折之路。今天英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所以能得到發展原因在于英國高等教育在二戰前就落后于其他西方國家。二戰一結束,立即有人疾呼要“成倍地增加科學家的培養”。自此,英國不斷采取各種措施加快其英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到80年代和90年代初,英國高等教育的數量雖然仍落后于其他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但從自身發展看已取得長足進展,到1991年每10萬人口中已擁有2046名大學生。
英、美兩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我們可看出,任何國家高等教育的興起與發展,都是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的,隨著社會尤其是經濟的迅速發展,必定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發達的高等教育。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一味追求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而必須著眼于現實,做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盡管如此,英、美兩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對我們頗有啟示。首先,戰后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點是發展初級學院,鑒于我們目前的人力、物力、財力,可否考慮在大專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方面多投放些力量,以滿足社會各界對高等人才的需求;其次,英、美兩國的大學特別注重科學研究,一些尖端的科研成果常產生于大學。我國的銑床、車床、龍門銑床、重型車床等機床的高等院校也注重科學研究。然而有些領域的研究流于形式,所以應在科學研究的尖端性、實用性等方面下功夫;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以保證質量為前提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并非意味著降低質量。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中,如何解決質量和數量的矛盾將是一個重大課題。來源:www.chechuang168.com 。
|